【制藥網 市場分析】生物醫藥作為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點。因此近年來,生物醫藥行業也正在快速發展。中信建投測算,全球生物藥市場空間將由2019年的2860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7680億美元,與此同時,我國生物藥市場空間也將由2019年的3120億元增至2030年的13030億元。
生物制藥裝備國產化正持續加速(圖片來源:制藥網)
業內分析認為,在國內生物藥市場空間不斷增長的背景下,相關企業對上游制藥裝備市場需求預計也將不斷擴大與提升。據了解,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上游包括培養基、生物
反應器、
過濾器、層析填料,以及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支持。
實際上,當前生物制藥領域早已成眾多藥機企業發力的賽道,生物制藥裝備國產化也正持續加速。例如,樂純生物從2018年開始研究生物膜,經過長期創新攻關,于2021年就推出了從配方到工藝全國產化產品,對標國際的先進的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11月,樂純生物在上海總部的創新中心已全面投入使用。據介紹,該創新中心集研發、驗證、應用技術選材為一體,可全流程、多方位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及產品研發服務。
東富龍前期針對生物原液生產所開發的相關產品(例如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在客戶端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和應用。而受此影響,去年東富龍生物工程領域收入二季度比一季度環比上升。
此外,還有不少企業提出將在2023年大力發展生物制藥設備。如楚天科技在形成了包含一次性生物反應器、配液系統、超濾層析系統、不銹鋼反應器、填料、全自動細胞培養生產系統在內的生物工程解決方案的背景下,久表示還將進一步開發生物制藥領域各賽道,并在高端裝備領域持續推進國產替代。
2023年初,楚天科技還宣布了新一輪再融資,擬通過發行可轉債融資11億元投入生物工程一期建設、醫藥裝備與材料技術研究中心等項目,從而鞏固公司在生物制藥設備領域的優勢,并進一步強化公司的研發實力。
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國內,生物制藥行業發展雖然十分迅猛,但國產制藥裝備還主要集中于中低端領域,這意味著在高端領域存在巨大的替代空間可挖掘。對此,業內認為,藥機企業要想實現生物制藥裝備國產化,需要圍繞生物藥的生產工藝及發展方向,繼續加速研發具有前瞻性及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只有關鍵技術達到國際頂尖技術水平,才能真正提升中國生物制藥設備的國際競爭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