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期,藥企一直在陸續披露202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其中,不少企業表示,創新業務收入迎來收獲期,創新藥銷售快速上漲。
制藥設備(圖片來源:制藥網)
例如,信達生物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共有八款產品實現商業化,取得總產品收入近人民幣 14億元,同比增長超35%,增長強勁,營銷產出和效率持續提升。據悉,其產品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于自主研發產品BTK抑制劑百悅澤(澤布替尼膠囊)和PD-1腫瘤藥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以及安進授權產品的銷售增長。
其中,百悅澤®(澤布替尼)在上半年實現全球銷售額36.12億元,同比增長139%。值得一提的是,該藥在美銷售額達25.19億元,相較上年同期10.15億元,增長超過一倍。
先聲藥業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期2023年上半年實現收入約33.49億元至34.09億元,同比增長約24.0%至26.3%,有關預期收入增長主要也歸因于創新藥銷售快速上漲;其預期2023年上半年歸母利潤約22.45億元至23.05億元,同比增長3407.81%至3501.56%。
此外,太極集團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約5.63億元,同比大增340%,這離不開公司太極藿香正氣口服液等重點產品的銷售增長。還有特一藥業,上半年凈利潤預增136%-152%,實現凈利潤1.45億元-1.55億元,主要也得益于公司核心產品止咳寶片和其他中成藥制劑產品的銷售增長較好。
從以上可以看出,當前藥企通過創新正在迎來更多業績增長空間與發展機遇。與此同時,為了抓住發展機遇,其實眾多藥機企業也都在加快自主創新的腳步,希望通過比拼創新力,提高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來獲得更多市場的青睞。
據了解,楚天科技在2022年8月接受機構調研時就提到,公司2022年上半年取得較好的成績,其中一大原因是高端進口替代。據悉,2022半年報顯示,楚天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8.70億,同比增長20%;歸母凈利潤2.99億,去年同期2.36億,同比增長27%。
此外,迦南科技也曾在去年中報中表示,公司部分產品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核心產品的品質、性能逐年提升,與國外先進產品相近,具備了進口替代的實力,而價格遠低于國外進口設備,滿足了客戶對工藝精度、穩定性能和經濟成本等的多重需求,在性價比方面有很強的競爭力。
綜合來看,藥機企業通過創新,在業績以及產品拓展上都在取得越來越好的發展。其中,高端化更是已成為藥機行業的發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業內預計,未來以頭部為代表的企業通過持續創新研發,有望逐步突破“卡脖子”環節,并憑借高性價比優勢加速進口替代,挖掘到更多的市場空間,實現業績新增長。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