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 近年來,我國創新藥得益于利好政策的支持、研發開支增加等,市場規模正在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創新藥市場規模為 9470 億元 ; 據測算,2022 年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大關,約為 10234 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創新藥審評審批和醫保支付的政策框架日趨成熟穩定,醫藥行業行業正逐步進入全新的、以創新研發驅動的新發展階段。
通過梳理2023年中報發現,今年上半年已有多家醫藥企業實現扭虧為盈。如康方生物、復宏漢霖、和鉑醫藥等。
其中根據康方生物發布的2023年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公司取得自成立以來好的業績表現,收入創新高達36.8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創新高達24.9億元,并頭次實現盈利。
根據報告,上半年,康方生物自主研發的頭個上市腫瘤免疫雙抗新藥開坦尼(PD-1/CTLA-4雙抗,卡度尼利單抗注射液)實現銷售收入6.06億元。
上半年,康方生物安尼可(派安普利,PD-1單抗)一線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大適應癥也成功獲批,該產品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11國的銷售權授予Specialised Therapeutics公司;目前,安尼可已進入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市場,并開始銷售。此外,截至目前,公司共有19個新藥進入臨床研究,4個新藥13項關鍵/III期臨床試驗正在開展,3個新藥實現商業化銷售,4個新藥6項NDA/BLA在全球審評審批階段。
根據復宏漢霖發布的2023年度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5.005億元,同比增長達93.9%;實現凈利潤約2.4億元,頭次實現半年度盈利。
根據報告顯示,復宏漢霖5款自研產品的銷售收入合計約21.53億元,同比增長82.2%,創新高。從單個產品銷售額來看,漢曲優報告期內銷售額高達12.77億元,同比增長57.1%。漢斯狀、漢利康(利妥昔單抗)上半年銷售額也過億,分別為5.56億元、2.54億元。漢貝泰(貝伐珠單抗)、漢達遠(阿達木單抗)的銷售收入/銷售利潤分成分別為0.45億元、0.21億元。
報告顯示,復宏漢霖今年上半年度研發投入約6.74億元,布局的產品管線涵蓋60多個分子,覆蓋單抗、雙抗、抗體偶聯藥物(ADC)、重組蛋白、小分子偶聯藥物等藥物形式,其中超過80%的產品均為自主開發。
再來看看和鉑醫藥,根據其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為4099.6萬美元,同比增長48.37%;股東應占溢利292.2萬美元,而去年同期虧損7305.01萬美元,頭次實現半年度盈利。
據悉,和鉑醫藥是一家尚處于臨床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已連續兩年取得半年度收入增速超40%的良好業績。不過,與復宏漢霖和康方生物不同的是,目前和鉑醫藥尚未有商業化產品。對于業績增長,和鉑醫藥表示,主要來自Harbour Therapeutics創新產品的授權及合作以及Nona Biosciences的收入大幅增加。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和鉑醫藥的研發開支約2840萬美元。研發管線中,有超過10種專注于腫瘤與免疫性疾病的候選藥物,處于臨床前階段至臨床后期階段。進展快的巴托利單抗,今年3月完成全身型重癥肌無力的Ⅲ期臨床試驗,上市申請于今年6月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我國經濟政策和創新藥行業政策利好陸續出臺,醫藥市場情緒明顯改善,創新藥板塊性行情或將延續,未來將有更多創新藥企實現扭虧為盈。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