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海外企業開展合作,既能在研發端實現優勢互補、降低新藥研發風險,又能在銷售端借助國際大型藥企的銷售網絡打開海外市場。近年來,我國創新藥海外授權交易數量及金額均實現突破性增長。【詳情】
生物醫藥作為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行業發展趨勢必將持續向好。而隨著生物醫藥產業的不斷發展,對上游高水平、高質量的醫藥裝備的需求也將不斷擴大與提升。【詳情】
目前,國內創新藥還處于早期階段,國內醫藥市場主要仍以仿制藥為主,創新藥占整個醫藥市場還比較小,意味著未來國內創新藥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此背景下,業內普遍看好國內創新藥的發展。【詳情】
隨著這一輪反腐的進行,供給端會進一步優化,利好那些真正踏踏實實做創新的企業,也會促使行業醫藥行業內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研發當中,而醫藥研發外包公司也將從中受益,持續看好CXO需求景氣度。【詳情】
看好中國醫藥市場的巨大潛力,眾多跨國藥企,如輝瑞、阿斯利康、武田、強生、賽諾菲、默克、美敦力等在今年都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并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詳情】
龐大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群體,目前多通過吸入制劑等方式治療。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吸入制劑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20億元,同比增長9.86%。【詳情】
2023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我國包括浙江、云南、山東、陜西、北京、廣西、新疆等多地通過舉辦特色活動,展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亮出綠色低碳成績單,增強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詳情】
近年來,中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呈穩定上升態勢,市場總體規模近五年已經從2000億元增加到50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0%。但是一直以來,國內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則面臨著同質化競爭、靶點扎堆等問題。【詳情】
隨著7月28日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的召開,當前藥企銷售費用正在成為審查重點。【詳情】
近年來,國內不少藥企紛紛逐鹿中藥創新藥。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共60余個中藥新藥申請獲得受理。申請企業包括康緣藥業、康恩貝、葵花藥業、天士力等。【詳情】